凿壁借光是一个古老的成语,意思是在墙上凿个洞借着光线。在古代,由于经济条件落后,很多人居住的房屋都是很拥挤的,同时窗户都很小,因此很多居民都会进行凿壁借光的行为。这一行为在现代看来可能有些过于毛躁和违反规矩,然而在古代却是很普遍的现象。
那么,凿壁借光的主人公是谁呢?
在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中,明代时期的赵太祖朱元璋有一次征战后回到南京,住进了一个小屋。这个小屋四周没有窗户,门口还有一座墙挡住了阳光。朱元璋时常非常沮丧,他甚至打算弃军归隐,去做个弘农郎了。为了让他高兴起来,一位名叫黄道周的厨子就拿了刀在墙上开了个洞,让阳光照进了屋里。朱元璋高兴极了,并问出这个成语:“凿壁借光之喜,何以为谢?”众人一听,觉得这句话说得非常好,纷都开始仿效黄道周凿壁借光。
从此,凿壁借光这个词语就被流传了下来。虽然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黄道周,但是这个故事的关键人物还是朱元璋,他的喜怒哀乐直接引发了“凿壁借光”这个词语的产生和传播。